樊振东带伤对战,国乒二队被罚万米,队友无奈失色
14岁就把国家队二队收拾一遍,樊振东的开挂人生有多疯狂?
讲真,要不是程靖淇和尹航这两位老队员在连麦里说起这茬,这事怕是要被大伙淡忘了。将近十年前的某个夏天,国乒二队一帮意气风发的小伙子,跑到八一队踢馆交流,结果集体被一个14岁的小孩按在地上摩擦。拜托,这年纪的娃都还在中学操场打闹呢,人家樊振东已经在球场给准国手们“上课”了。输了球还要陪着大家一起跑1万米。惊得当年的队友现在提起来都哭笑不得:“我们全队没赢过他,你说尴尬不尴尬?”
八一队的“小神童”,一场比赛震住全场
一次队里交流赛,本来以为是二队哥哥们碾压小弟弟的局,结果八一队这孩子,左一板右一板,把国乒二队搅翻天。樊振东当时才14岁,嘴里还带着点奶音,谁知道一拍起来手里的球拍比谁都沉。程靖淇那场比赛都没上场,赛后照样跟着罚长跑,“躺着也中枪”,别提多无奈了。
本来二队算是专业梯队,平时跟国家队一队也有资源差距,但那批球员在青少年里绝对是金字塔尖。可碰上樊振东,人家完全没把“年龄”这俩字当回事,打谁都没商量,搞得队友尴尬又服气。那个年纪的他,正像小老虎一样,每天光想着怎么把球再打疼一点,谁都拦不住。
而别说队员了,估计二队教练当时面子也挂不住。那场比赛结束后,一摆手,全队顶着烈日罚万米长跑。原来,天才不是别人家的,天才是横扫你家的。你敢想一个只有14岁的娃娃把你全队打服的画面吗?
天赋在哪里发光,努力都能撑起一片天
也别只看这场比赛,樊振东早就不是第一次把大家惊住。翻翻旧账,14年前,周雨就曾在微博说“八一队来了个14岁的小神童”。那会儿樊振东才11岁进队,长得圆头圆脑的,平时哥哥们还爱捏他脸。捏着捏着就觉得不对劲了
起初,周雨还能让让他两分照顾小弟弟。没过两年,再打,发现再怎么让分都已经很难赢了。那种成长速度,真跟坐火箭似的,把旁边人看得目瞪口呆。
樊振东小时候打球特点就多,正反手都行,爆发力十足,场上像发动机加速一样,球一上手对面直接乱了套。一场场下来,年长的哥哥们不得不服。这小孩根本不是来围观的,是来抢饭碗的。
不是只靠天赋,小胖的努力谁见了不服气?
网友常说:“天才最可怕的地方,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。”这话放在樊振东身上,一点都不夸张。平时大家喜欢叫他小胖,可这小胖的训练量,连举重队的都羡慕。什么“一万米长跑”、“一个半小时高强度练习”,听着吓人,对他却是家常便饭。别看体型壮,耐力和爆发力都杠杠的,谁能想到这么一身肉,能跑能跳还能拼。
更球台外人家就跟一般少年没两样,爱笑爱闹,随和温吞,谁都以为是个可爱的弟弟。可球拍一握,立马切换模式,成了挡不住的旋风。就是靠这点执着,硬生生把自己的天赋拉到了极限。天才能混日子?对不起,樊振东不是走这个路线的。
其实很多人都在说,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,多少孩子想进队都进不来。光有天赋没用,耐得住寂寞,顶得住压力,还得能受得住一遍一遍的重复训练。小樊身上的那股狠劲,就是每天硬啃下来练出来的。跟他一起训练的队友都知道,哪有人家训练那么卷?
顶流成长史,一路走来不是说着玩
看看樊振东的履历,简直就是球场上的“开挂之路”。14岁横扫国家二队,15岁顺利挤进国家队,16岁全运会亮相,连张继科、许昕都不是他的对手。碰马龙也只差一口气。别人得花十年爬的梯子,他三两年就爬到底了。
后来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。樊振东一步步成长为国乒的顶梁柱,拿冠军成了家常菜。中国男乒这些年的一哥,从张继科到马龙,再到樊振东,这个“紫薇星”也没让大家失望。有时候回头想,他小时候那些被大哥哥“干懵”的事,才是真正的热血青春。
小胖的魅力:不止有成绩,还有人格
讲道理,球技之外,樊振东更有意思的是那股暖男气质。被打败的前辈成了铁哥们,下场还会抓着捏脸开玩笑,活脱脱一团阳光。有黑粉说他胖,粉丝却亲切叫他“球场大力士”。他自己表情包满天飞,从不端着大腕的架子,也不和舆论较真。这样真实又接地气的偶像,难怪球迷一波接一波,连外行都喜欢看。
再说了,这么腼腆的少年,赛场上脾气一上头能跟比自己大好几岁的选手死磕?采访时又能举重若轻,谈笑风生。这种反差感,想不圈粉都难。
国家队为何总能出奇迹?青训底色遍地皆豪杰
这事给我们的感触不止是“樊振东有多猛”,更是国乒青训有多厉害。二队那批球员本来个个都是未来之星,还未上位时就已苦练成精。本以为“山中无猛虎”,结果天外飞来一个小神童,把梯队往前推了一把。
也别觉得他们弱二队里出头的人才可不少。可碰上天赋和努力都拉满的“怪物级新星”,谁都很难不折服。别说队员,教练看了也得承认,这才是体育的真谛,后浪拍前浪,不怕有对手,就怕天才不努力。
天才的成长不是童话,是用汗水换来的现实
回头不少球迷总爱说:“要是我有他那天赋就好了。”但大家忽略了,天赋之后,是十几年如一日的苦练。14岁那年,樊振东打爆国家队二队,15岁能进国家队,靠得绝不只是童话里的天赋。
不信去八一队或者国家队青训基地看这帮娃娃们个个拼得比谁都狠。能被记住的天赋,背后都有数不清的投篮、挥汗如雨的夜晚和永远不到头的长跑。程靖淇、尹航这些曾经被杭得“抬不起头来”的哥哥们,也是一步步打出来的。相比之下,樊振东的成功像一面镜子,把中国乒乓球人才储备的厚度和系统拉到最高。
你觉得还有谁能像当年的樊振东一样?
现在大家都爱看笑谈过往,但那一场场“被打懵”的小插曲,才是中国体育人才辈出的鲜活样本。有这样又拼又乐的对手和队友,才能成就了樊振东,也刷新我们的认知。
每个人都说自己喜欢天才,但天才也需要赛场和队友的滋养。今年的乒乓球还有不少赛事在等着中国队冲冠,你觉得还有年轻人能复制当年樊振东那样的高光时刻吗?谁又会成为下一个让全队“跑万米”的天才呢?
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是被天分折服,还是觉得努力同样重要?这样的国乒,你还会为谁打call?